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

回顧Glee帶給我們的那些美好回憶





縱使Glee在今年3月劃下休止符,以六季帶著觀眾經歷一場音樂之旅,但我想許多人的歌曲清單裡還留著Glee翻唱的眾多曲目,我自己就有將近三百首Glee的歌曲;不過Glee帶給大家的感動不只是他們美妙的聲音,更多的是我們在角色的個性和處境中看見自己,在音樂中找到共鳴和希望。




Glee的黃金時期我也是一名高中生,青春期的我們不但要面對龐大的課業壓力(不過這點在Glee看不太出來啦~歐美的升學壓力沒這麼重),拓展維持自己的人際關係,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(大學科系)Glee的魔力在於當我們不被理解、不被接受而感孤獨時,運用音樂令人感受到溫暖、並重新給予我們站起來的能量。像當時我一個人在圖書館念指考,常常覺得寂寞並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考上理想科系時,《Don’t stop believing》成為最好的強心針,支持著我不要放棄夢想,努力走下去。

Don’t stop believing》這一首歌也是讓Glee能夠站穩腳跟,在廝殺激烈的美劇中擁有一席之地,畢竟實在是太激勵人心了,就算原本心情低落,看完影片後感覺都可以抓回原來澎湃的熱情呢。老實說我看到樂譜之後,發現要以這種數度唱acapella可是很不容易呢!




Glee另外一個讓我著迷的地方在於,他們不只翻唱流行音樂,更多的是英美音樂劇的曲目。《Defying Gravity》這首優美的曲子也是因為Glee我才得以認識,並在《冰雪奇緣 Frozen》上映前就先知曉Idina Menzel這位傑出的歌手,因為她是音樂劇《Wicked》的原唱嘛!而這首好聽同樣勵志的歌曲也是源自這齣音樂劇。




青少年除了對未來感到迷茫,也會對情愛與性向感到迷茫。Glee很正面的處理這些議題,不但有可愛gay情侶,也有美麗的lesbian情侶。第一季Kurt不敢公開自己的性向以致引起了不少風波,幸好他的朋友們都願意接納他,並幫助Kurt面對霸凌者。高中不像大學風氣比較開放,我猶記得一位gay同學害怕被霸凌或被歧視,拜託我假裝是他女朋友。《Born this way》是Lady Gaga的名曲,然而Glee翻唱的版本不是因為唱功或是和聲更勝於原唱,而Glee的團員們在表演時都穿上了獨特的T-shirt展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;像是Kurt的「I like boy.」看著他們大聲的歌唱,真是令人熱淚盈眶,彷彿告訴著我們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勇敢面對。



Glee很厲害的另一點便是他們會組合歌曲,超無違和的又成為了另外一首好聽的歌。最令我驚豔的便是《singing in the rain /umbrella》前者是50年代電影《萬花嬉春》的名曲,後者則是流行歌后Rihanna 的曲目,兩者原本的音樂風格迥異,然而編曲真的很用心讓這個組合變得超好聽!而且這首還是Gwyneth Paltrow的客串演出呢!





另外對我這個阿卡貝拉迷來說,最愛看到The Warblers的演出了!純男聲超好聽,又有整齊漂亮的動作走位!真的是百聽不厭的組合。私心放上一首在影集中被剪掉的曲目《I Want You Back》,明明就超好聽怎麼會被剪掉呢><





雖然Glee的劇情頗蝦,有時候真的會讓人一直翻白眼(不過開始唱歌後就會停止=D),可惜本劇因為男主角的猝逝而提早完結,不過留下來的這些經典翻唱,仍然會在劇迷心中響起,辦我們度過所有喜怒哀樂的時光。







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

關係的再發現:李明維與他的關係

       上禮拜趁周日有空閒,到北美館看展覽。獨自一人做了1小時的車,到圓山站。一個人時對身旁的人事物總會比較敏感,看著父女、情侶、朋友、老夫妻,和我坐著同一班車,在不同的站下車。暗自無聊的從穿著、表情或是細碎飄來的話語片段猜測他們的關係,是學生還是上班族,是朋友還是情人抑或是曖昧對象。有時候憑藉著這些經驗累積下來的刻板印象,或許能將他們的關係猜得比當事人自己準呢!



        到達展覽會場,首先看見許多木箱在木頭平台上,供參觀者打開綁帶,查看放置在木箱中的衣物。每件衣物都代表一段關係,父親手做的背心記錄了爸爸的耐心,母親的洋裝記錄著青春,可以說是觀察的十分細緻,但也很侷限在個人的展品。不過每個人都有父母,這樣的安排想必是讓參與者能夠連想到自已的故事。平台上有一個小男孩跑來跑去,拿著坐墊在玩,他的母親似乎有點不好意思,想讓他靜下來。
         繼續往內走,展覽有分幾個主題,與陌生人分享睡眠的時光、將展覽廳布置成客廳,裏頭還有一隻黃鶯不定時的啼,讓整個展場充斥著清脆的樂音,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個藝術家做的行動藝術。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面對面四肢著地,兩者保持互視,男性往後退嘴巴張開,女性往前進擦掉男性留在地上的口水。為甚麼是男性後退?為甚麼是女性擦掉地上的口水?凝視究竟是誰看誰?習慣被男性凝視的女性,在看著男性時,是否並非看著男性的外表,而是看男性凝視自己的樣子,想像自己在男性眼中的形象呢?



        談到行動藝術,似乎不能不提到Marina Abramovic。2010年,他在紐約MOMA和參展的觀眾面對面,對坐凝視一分鐘。在這一分鐘裡,有人哭了,有人感到哀傷,有人喜悅。在這一分鐘,兩個從未見過面的人,產生了聯繫。眼睛是靈魂之窗,透漏思想、情感,某種程度上是將自己赤裸裸的呈現在對方面前,習慣用手代替嘴巴,用相機代替眼睛的我們,在這個當下,無法用其他的物品掩飾自己的不安與猶豫,但同時也得到最直接的關注與理解。這樣平等的凝視是舒適的,也是現在忙碌的生活中所缺乏的。
         走出主展場,看到那個小男孩用坐墊排成上下兩排交錯的三角形,感覺看到一個平面設計師的誕生。想說的是,每個人生存在世上就一定擁有關係,相信在日常生活中,不只在展覽中,去注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對等也好,不對等也好,自己的關係或別人的,是一件必要的事。

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

日常生活的觀察:那些不在分類裡的女人和男人們啊


  當這個社會看似逐漸步向讓普天下的女性地位,可以和一般男性平起平坐時(想當然爾,現實還沒到平起平坐的地步)。在大眾客觀認定的美之前,我們仍舊對於身分裡的既定印象仍舊根深蒂固。尤其我們最愛使用標籤和分類,將相當複雜的人類加以簡化,好讓我們的大腦對這些物件更易於解讀與詮釋。「簡化」就變成刻板印象難以在這現實世界中難以擺脫的超大窠臼了。

  在網站「女人迷」當中,專欄作者  KangHao Fan 曾對運動賽事裡的性別刻板印象提出他的分析。在不同種類的球類運動當中,並非所有的球類運動印象裡皆以男性佔上風,例如重視技巧與靈活度的排球運動,在大眾印象當中,女性為從事此運動的多數;因此,當男性進入排球領域時,被父權體制束縛的男性形象便會被陰柔的排球場域所轉化。被陽剛、強壯、肌肉等詞彙收編的男性與在排球場上的女人對決,便出現與其他體育場域一樣,「理所當然」的必須贏過女生。過度凸顯性別印象裡的一方,無論是二元的男女分別,都遺漏的少數不在這分類之下的性別族群:陰柔的男性與陽剛的女性。
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tuvolleyallstar?fref=ts

  在大眾印象當中,普遍生理的力量差異(生理男性的力氣比女性大)建構了體育運動場域裡對性別判定的認知。像是在台灣引以為傲的舉重領域裡,力量常被引伸為性別分類的一種依據。尤其進入這一類場域的女性,常會被貼上「中性」、「不男不女」的標籤。為了回歸社會對性別的普遍認知,進一步在體育項目的頒獎典禮當中(例如體委會每年舉辦的運動菁英獎),透過媒體傳播,這些女運動員透過社會認定的裝扮表現刻板的「女性陰柔特質」。

國手許淑淨於仁川亞運舉重項目破世界紀錄
Photo Credit: 自由時報

  當「做自己」在這個世代成為一種相當盛行的流行口號時;實踐做自己的案例其實依舊稀少,簡化後的印象仍是社會群體認識一個人的主要依據。那些不在媒體分類裡的「女人」和「男人」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佔為多數,然而我們卻總是將媒體投射出來的性別印象誤認作大眾的普遍認知。我們該如何破除這個過度簡化的社會習慣呢?因為非性別弱勢的大家總是躲在角落裡沉默不語呢。


參考連結/
運動場上的性別歧視:男人打排球很娘?攻擊女生不要臉啦?

深夜烘焙的綺想:米其林女廚師在哪呢?



因為父親節難得回家待了幾天,碰巧自己又在書店以低價撿到了一本美麗的食譜,因此手癢就在深夜烤了一個簡單的巧克力蛋糕。之所以使用「美麗」來形容食譜,是因為作者Katie Quinn Davies是名攝影師,厚厚一本的食譜不只步驟描繪詳細,光看照片也讓人十分療育。


我自己如同許多嗜甜者,擁有「另外一個胃裝甜點」,但要是讓我在烹飪和烘焙兩者間選擇一項深造,我肯定會選擇烹飪,原因無他,個性比較大喇喇的我,對於食譜的比例和時間掌控還不太上手,也失敗過幾回;然而製作甜點往往必須十分細心和耐心,直到從烤箱出爐才能判定是否成功,而中途常常無法試味道與調味,不像烹飪可以邊烹煮邊調味,太鹹可以偷偷加點糖,味道不夠可以在燉煮。烘焙如同聯考,送進烤箱後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半成品慢慢膨脹成型,並在拿出烤箱後一嗜定生死。


圖片來源
因此每每製作甜點,我總保持著又愛又恨的心情,深怕會再次端出令人失望的成品;不過適逢父親節總不能送給爸爸殘破的蛋糕,所以我選擇了Katie食譜中「幾乎不可能搞砸的」的巧克力蛋糕(Easy chocolate cake),也果然如Katie所稱,真的很難失敗,食譜中的馬茲卡彭起司由於購買不到被我換成奶油起司,也依然成功。於是晚上十點家家戶戶準備就寢的時間,我的巧克力蛋糕飄著香氣熱騰騰的出爐,想必鄰居們肯定都恨得牙癢癢,畢竟在深夜看/聞到美食可是十分折磨人。


近年飲食書籍大增,也顯示出現代社會更多人們開始注重日常生活,試圖逃離工業化社會下的分工,離開加工食物回歸手做。越來越多非專業背景出身的家庭廚師運用網路,分享自己的成品進而聲名大噪得以出書,像是Katie;不過也有家庭廚師以其他方式圓夢,參加電視競賽節目便是其中之一。


相信喜愛美食的人對於《廚神當道》(MasterChef應該不陌生,偶爾轉台經過TLC頻道應該有會略有所聞,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愛,畢竟可以看到參賽者運用巧思創作許多驚豔的料理、專業的評審給予建議,又有神秘箱和壓力測試等關卡,讓節目不會過與冗長並維持緊湊的節奏;然而對於評審團的選擇,我並不是十分的認同,前面五季的評審皆是由三位男性Gordon RamsayGraham ElliotJoe Bastianic擔任,直到第六季才加入Christina Tosi,稍微平衡了評審團的性別比例(但男性仍占多數)。為了不要冤枉製作單位,我運用谷哥大神搜尋關鍵字「michelin chef」,落落一大長串全都是男性主廚,因此製作單位要尋找擁有米其林星等的女性主廚想必也是難事一件,然而反觀《廚神當道》開播五季以來的贏家,五位中有四位是女性,進入到決賽中的前兩名(五季共十名)其中女性也占了五分之三,雖然不能以《廚神當道》的參賽狀況當作整個美國、世界的廚師界情形,然而米其林大廚名單中嚴重的性別失衡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現象。
圖片來源



聯合國女人(U.N. Women)日前發布了一系列的平面廣告 Equality, we are still searching for it,運用Google的圖片搜尋功能,顯示了社會上許多職業仍由男性把持。在此我變更關鍵字向該廣告campaign致敬,看到這麼多張的照片顯示出來沒有一位女性,真是令人感到震驚。也許傳統的米其林評鑑方式就如同多年掌控社會的父權體制,因此許多女性廚師才打破框架倚靠新興媒體網路、或是藉由參加比賽才能凸顯出自己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