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

日本:你看見那個女生了嗎?

圖片來源:http://bbs.sports.163.com/thread/photoshow-280479054-1%7C.html

        日本,一直是台灣文化學習以及比較的對象。近年來,因為日幣貶值,不少國人到日本旅遊,這也包括我。除了欣賞古色古香的日式寺廟外,觀察女性在日本的角色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。

  行走在街上,很容易就分辨出非日本女性,衣著並不是最明顯分界點,重點是臉妝。較傳統的女性穿著乾淨整齊,並化妝;偏向叛逆的年輕人,穿的華麗有個性,臉上的妝也更濃。街頭,像一個巨型伸展台,展現各式各樣精心打扮的人們。日本朋友說,化妝出門是基本禮貌,沒化還不敢出門!這讓我開始想,是不是在台灣的我們過得太輕鬆,對於生活的細節不在意,鮮少思考自身風格呢?

   隨後,我又想,為甚麼化妝是一種禮貌呢?顯現爸媽給我們的面容,不會是一件羞恥的事吧!臉上的痘疤是青春的記憶,黑眼圈是奮力一試後留下的記號,不完美是我們一路走過來常態,卻也是讓生命生動的重要元素。美,是甚麼?美是在意,但不是在意別人的眼光。「基本禮貌」之說,充分體現女性是在社會中被觀看的角色,我們無時無刻都背著被男性、女性檢視觀看的壓力,這樣的壓力導致部分女性必須早起半小時化妝打扮。觀感問題不應該在此被強調,女性並非裝飾品,走在路上,觀看者不喜歡她的樣子,那又如何呢?理想中,美應該是美給自己看,為了自己而在意,而挑件符合心情的衣服,而選擇化妝或不化。


圖片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30481/article.php?pbgid=30481&entryid=592002
       走進日本有名的藥妝店,看到同一種精神在此展現。琳瑯滿目的商品,從瘦身、化妝品、美白,到各種塑型衣著。越多的產品,提醒著進來的顧客身上的不足。這種消費文化來自於19世紀末,社會進步變動不定,人們充滿著焦慮,因此認為花更多錢能夠通往更美好的生活,改善不完美的現在生活,「治療」現在不完美的自己。

        美白產品,告訴女性需要變白,現在很黑;減肥藥說服女性,需要變瘦,現在的體態是胖的。這樣「治療」女性的產品在每個消費市場中總是比「治療」男性多,而日本更是著名的多。由此可見,女性背負著被觀看的壓力,並且治療自己成為一個好的,或是說男性喜愛的觀看品,變成身為女性的義務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在日本文化中,被觀看或是被其他人認同,是一件重要的事情,因此不只女性在日本被授予更大的觀看壓力,需要做到的義務也比其他國家多;男性也注重穿著還有其他人的觀感,雖然義務並不會比日本女性多。總結來說,日本女性比其他國家的女性,擁有更多外表上被觀看的壓力。

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

妳,下輩子想當男生嗎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當男生應該就只有當兵比較痛苦吧?哪像女生忍受經痛、懷胎十月生小孩十級痛楚,更別提那些數不清的歧視了。」
「好像對耶,男生就只有要當兵、養家,喔還有打扮上選擇少了點,其他沒什麼好抱怨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樣的對話曾出現在剛理解這個世界時,天真的將世界劃分為社會期許我們變成的樣子,用現有的性別意象試圖解釋彼此的籌碼,然後,突然發現,女生在世界上成為「必須很會忍痛,一個人在外需時時保有警覺心,要很努力才打得破框架」的族群,看起來不太妙對吧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曾經幻想著如果是男性有多好多好,可以勇敢的選擇工作成就感,可以對人身安全少擔點心,去旅遊的範圍變廣,對身體曲線不用這麼要求,可以免去許多疼痛,還有那些標籤們,但回歸現實,我依然是女性,迎面而來的是越懂就越多的不公平,不過,我有需要看著這些令人不舒服的情況繼續下去嗎?撕除原有的性別,說穿了,我也只想做我自己,不想被任何東西定義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站在自身角度出發,較容易理解社會在身上起的化學作用,怎麼習得這些價值觀,如果不喜歡是否有機會改變;而對於另一性也不會是對立的立場,世上本就以各式各樣的人組成,如果不試圖去溝通、彼此理解發生的困難,那什麼改變都不會發生。發生在女性不幸的事有很多,我們要面對的是自古以來就難以憾動的父權,想要化解既沒有標準答案也無捷徑,只能靠著不斷摸索及努力。


期許自己能擺脫任何一種性別,任何一種角色,不成為他人眼中的模樣。


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

從IKEA廣告看品牌行銷與創意



IKEA算是當今眾多跨國企業中,有盡力達到一致性,但又兼顧在地特色的品牌,可以說是在地全球化、全球在地化地的品牌模範之一。比起其他行銷也是做得有聲有色的跨國品牌,例如可口可樂、蘋果,IKEA的商品眾多,小至衝動型消費的餐具,大至需考慮再三的傢俱,因此要達到one voice 的一致性也相較困難許多。因此細觀IKEA的廣告會發現他販賣的不僅僅只是家飾用品,更多的是對生活的品味以及style,在「IKEA學行銷:為什麼要把型錄做成0.8公分厚的紙本?[1]文中也點出了IKEA的型錄不但呈現出了一種居家布置的情景,更是在訓練消費者的審美觀。